逐夢藍天如何飛? 杭州航空產業的N種可能
在杭州東郊,有一座古老的小鎮——筧橋。這里坐落著現為軍用的筧橋機場,1931年4月16日,中央航空學校在杭州筧橋成立,成為中國現代航空教育的搖籃。跨越八十多年的歷史,杭州承載著這一航空情結,在互聯網經濟的創新活力加持下,開始發展被譽為制造業“皇冠產業”的航空產業,竭盡全力實現杭州的又一次華麗“轉身”。
10月30日,我市召開杭州市航空產業投資懇談會,邀請了包括空客、GE、霍尼韋爾等世界航空產業主制造商、發動機、OEM、MRO、航材、租賃等領域共14家企業相關負責人參加,圍繞全球及中國航空產業鏈各環節發展現狀及發展重點及杭州市航空產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等議題展開討論,為杭州市航空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根據《浙江省航空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預計到2025年, 浙江省將實現航空制造業產值3000億元。作為浙江省省會城市,杭州是推動浙江航空航天產業發展邁向縱深的核心代表。
當前,杭州發展航空產業的初步規劃為,以本地航空制造業龍頭企業為牽引,以相關航空產業平臺為載體,以配套波音、空客大飛機主制造商為契機提升集成配套能力,最終配套服務商飛國產大飛機。同時依托蕭山國際機場,重點發展飛機維修、保養等MRO和航空服務業。
發展航空產業,杭州已蓄勢待發。
人才方面,今年4月,中法航空大學落戶余杭,培養航空、民航等相關領域高層次人才。
平臺方面, 全力打造錢塘新區航空航天制造產業園、杭州臨空經濟示范區和建徳航空小鎮三大產業平臺,推動杭州航空產業發展。
本土的航空企業方面,西子航空,目前已經取得了287項涉航資質證書;長龍航空成為2022年亞運會官方航空客運服務合作伙伴。
大海航行靠舵手,有了人才、平臺和政策,下一步的發展怎么走?這需要決策者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和專業精準的頂層設計,才能把握好接下來的方向和路徑。
航空產業
專家如是說
浙江長龍航空董事長 劉啟宏
觀點:圍繞“航空 N”打造航空生態圈,希望政府在航空項目投資、財稅、人才等方面加大支持,如出臺航空人才新政,帶動杭州航空產業發展。
作為浙江省唯一的本土、總部型客貨綜合運輸航空公司,長龍航空未來將圍繞“航空 N”打造航空生態圈,探索如何將航空服務業和制造業融合,如何將飛機使用商和制造商融合。在航空數字化方面,長龍航空與浙大國家重點實驗室合作建設航空大腦,與GE合作建立數字創新中心。此外還投入超50億元建立創新智能維修保障總基地,建設智慧航空小鎮等創新舉措。
對于杭州航空產業發展的建議,劉啟宏表示希望政府在航空項目投資、財稅、人才等方面加大支持,如設立航空產業發展基金,研究飛機、發動機等研制,引進稅收減免,出臺航空人才新政,更好地帶動杭州航空產業發展。“中法航空大學的創立填補了浙江航空高等教育的空白,但是工程師、飛行員、維修技師等人才的引進還需要人才政策的扶持。”
空客中國董事長 陳菊明
觀點: 杭州在數字化和人工智能領域的優勢可以助中國在航空制造業領域實現彎道超車。
陳菊明表示像西子航空這樣的中國民營航空制造企業的介入為空客和中國企業的合作形式融入更豐富的內涵和多樣性:“民營企業的介入使得競爭格局更活躍,最終的目標是把成本降下來。”
展望未來,空客的目標是打造“鉆石十年”,讓空客成為中國航空制造的一部分。目前數字化、人工智能、3D打印等新技術的出現為傳統航空工業制造領域的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例如,空客在飛機的碳排放、燃料使用等領域亟待新技術的突破。中國在新型數字化和人工智能領域,處于領先地位且優勢很大,可以另辟蹊徑在航空制造業領域實現彎道超車。
杭州在數字化領域的發展很靠前,在這方面未來有很多可能。
GE全球副總裁兼航空集團大中華區總裁 向偉明
觀點:提升客流量助力航空服務公司發展;通過與一級供應商的合作,提升民營企業的航空制造加工能力。
針對杭州市政府推動航空產業發展,向偉明提了兩個建議。一方面,像長龍航空這樣的杭州本土航空服務公司作為GE的客戶,GE都希望能與其有全方位的合作,從僅提供發動機擴展到發動機、部件維修。從成本角度考慮,這些都以量為前提,只有航空公司發展迅速,機隊壯大到一定程度后,才有必要投入發動機、部件修理。“所以杭州對于航空公司的優惠條件和政策支持以及通過改善交通將更多客流量帶向機場等舉措對合作的推動都有巨大的幫助。”
另一方面,向偉明建議如何通過與商飛、波音、空客等供應商合作,使民企提升制造加工能力,并將這些企業引入杭州,這對杭州發展航空制造產業是很好的機會。
中國航發商發制造副總經理 陳云永
觀點:在新工藝方面選取有潛力的供應商;針對供應鏈短缺的特種工藝資源,建立覆蓋長三角的特種工藝中心。
據調研,航空制造業領域對短航寬體發動機的需求量大,對發動機提出了新材料、新結構、新動力的需求。
陳云永表示杭州在經濟基礎,營商環境,人才吸引和投資能力上有先天的優勢,有條件對發動機的改進等層面提供技術投入。“眼下,國內航空發動機的生產從過去的大廠一家承擔轉變為分散采購的專業化發展模式,這就為民營企業提供了機會。”
陳云永認為目前長三角的發動機供應鏈存在以下幾個問題:“首先是軟實力偏弱,設備和體系作為硬實力和軟實力都要硬,建立軟實力的成本更高,這就需要政府的支持,長三角近幾年已經引進了大量設備,硬實力有了,但軟實力不行,設備好卻干不出相應的活,其次缺少檢驗的標準規范;第三,缺乏統籌管理,覺得哪個設備好就一窩蜂上去做,企業之間缺少統籌規劃,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投資浪費。”
針對以上三個問題,陳云永建議杭州開展相應工作,例如在新工藝方面選取有潛力的供應商,針對供應鏈短缺的特種工藝資源,建立規模較大,覆蓋整個長三角的特種工藝中心。
霍尼韋爾亞太區互聯航空總經理 賈智俊
觀點:發展“數字航空”,建立萬物互聯、空地互聯,發展互聯飛機,與杭州理念契合;基于區塊鏈技術打造二手航材交易平臺,希望與杭州的航司有更好的合作。
霍尼韋爾提出了發展“數字航空”以及萬物互聯、空地互聯等概念,大力推進互聯和工業互聯網,賈智俊認為這樣的發展方向和杭州很契合。以互聯飛機為例,由整個互聯驅動銷售已達到15億美元。“在亞洲很多的航空公司在用我們的互聯技術,通過互聯,使飛行更安全、效率更高,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下一步,霍尼韋爾計劃在杭州建立中國唯一的客戶支援中心,面向所有空客、波音、中國商飛的飛機;另一個革命性的變化則是基于區塊鏈技術,霍尼韋爾打造了屬于民航領域的“阿里平臺”進行二手航材交易,并采用區塊鏈追溯技術對每一塊二手航材的來源都有很好的記錄,為航司降低成本, 該平臺2018年12月17日啟動,賈智俊希望這個平臺能跟杭州的航空公司有很好的合作。
中航沈飛民機黨委書記、董事長 鄧玉東
觀點:發展航空制造業,創新能力和人才資源缺一不可,杭州可以進行關鍵零部件的生產,采購需向社會化和智能化發展,需更多民營企業加入。
沈飛民機作為一、二級供應商,重點發展民機機體結構生產裝備和集成,后續的重點是進行機體結構的研發、設計和制造及售后服務,此外進一步發展零件的供應鏈。
鄧玉東認為發展航空制造業,創新能力、發展成熟度包括產業工人等人力資源缺一不可,隨著中法航空大學在杭州落地,杭州在這方面優勢明顯。
對于杭州發展航空產業的建議,鄧玉東表示可以進行關鍵零部件的生產。譬如建立大型蒙皮制造生產線、復合材料的制造和設計,這些仍然是當前中國航空制造業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
對于中國航空產業的發展,鄧玉東認為要拋開以前在大墻之內,把飛機造出來的想法,應以更開放的姿態,進行社會化采購,“目前,沈飛民機提出目標,70%都有社會化采購,更多的是利用民營企業來實現,這樣才能夠容納得了我們將來這個市場的增長,我們將來專注于飛機的集成,而不在于投資零件的加工。”
布局航空產業
杭州如何做?
投資懇談會現場的嘉賓都是來自航空產業領軍企業的資深專業人士,主要從數字經濟和人工智能賦能未來的航空制造業和服務業、提升民營航空企業核心制造能力、讓民企參與航空社會化采購和競爭、通過擴大客流量促進航空服務公司發展等方面對杭州的航空產業發展提出建設性的建議。
對此,杭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戴建平提出了未來杭州發展航空產業的三個目標:將杭州蕭山國際機場打造成亞太地區綜合性的空港樞紐;引進和培育幾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航空服務企業;培育和引進一批有核心市場競爭力的制造業配套企業。
如何實現這三個目標?戴建平表示在具體做法上,杭州將采取政府引導與市場主體相結合、數字經濟與航空產業相結合、本土培育與項目招引相結合,注重產業集成配套能力的形成和提升,積極發揮杭州在云計算大數據、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軟件應用開發等方面的優勢,形成強大的產業支撐。支持本土航空企業做強做大,積極與國內外巨頭開展多種形式合作,加快產業集聚進程。
針對如何拉長產業鏈,促進杭州航空制造企業的發展,戴建平用形象生動的語言總結,這就好比叫母雞帶小雞,產業鏈一環套一環牢,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投資懇談會上,杭州市投促局與到會的航空企業達成共同謀劃、共投項目、共拓市場、共辦活動的共識,整合資源、加強合作,深入推動杭州市航空產業的發展。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杭州市投資促進局局長王翀則用這句話來形容當下杭州航空產業的現狀,“從無到有發展航空產業, 是一種探索,挑戰很大,但 ‘無’也意味著‘無限可能’。” 而讓逐夢者恣意生長的杭州,在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讓世人矚目的可能后,下一個可能正悄悄發生在我們頭頂的這一片藍天。